责任、创新、开放、学习、拼搏----二十周年司庆有感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4日 16:39
天津分公司 常志强
作为一名战斗在基层的信保老兵,在这个即将迎来公司成立二十周年司庆的激动时刻,回忆过去入司十七年来与各位领导、同事共同战斗的激情岁月,共同奋斗的点点滴滴,内心顿时热情澎湃,热流涌动,既为我们多年来承担着国家重大责任与光荣使命的信保公司二十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感到骄傲和自豪,同时又为自己能够在这个大家庭里挥洒一生中最美好的青春与汗水,在家庭和事业中收获了生命中最重要的未来与鼓励感到感恩与幸运。
2004年岁末,公司成立两周年之际,我“勇敢”地辞去一家国有银行副科长的职位跳槽来到信保大家庭,从一名基层的客户经理做起,经过短短几天的出口信用保险ABC自学时间,就开始边学习边工作,边学习边向广大政府、银行和企业等各界朋友普及出口信用保险基本知识和业务,自此为信保事业服务工作十七年。虽然也曾有过对当时办公条件如此“狭小简陋”的惊诧,也曾有过对出口信用保险社会认知如此“凤毛麟角”的欷歔,但我与其他领导同事一起为着心中信保那份共同的事业,始终牢记政策性职能那份沉甸甸的使命,将出口信用保险的这份“大爱”浇灌到营销服务的每一家企业。有时,我会经常地问自己,在信保工作多年有啥收获,感受如何,可能千言万语也说不完,但细细思量,感触最深最能体现我内心感受的可以用“责任、创新、开放、学习、拼搏”十个字来概括。
入司伊始,也许是因为自己“带发修行”入司的缘故,也许是由于当时分公司一线人员太紧张了,自己很遗憾地一直没有机会参加公司组织的新员工入司培训,未能感受和聆听过信保职场的第一份教育。但我从加入公司第一天起,甚至在面试之时,就已经从分公司每位领导和同事身上深深地感受到政策性职能那份光荣使命,那份舍我其谁的责任担当。不论是平时的日常沟通,还是工作的敦敦教导;不论是阶段工作小结,还是年度工作会议,每个人都始终将推进“信保事业”作为坚定的信念。尤其是经过“840”的洗礼,全体员工更是将“国家、荣誉、责任”牢记心中,每个人始终将完成国家交给的政治任务作为首要职责,将履行政策性职能、服务高水平开放作为新时期每一个信保人的使命。我想正是因为始终胸怀这份责任与担当,公司才能多年来不断地攀登高峰,出色地完成党中央、国务院和总公司交给我们的政治责任和光荣任务。
十几年前,出口信用保险虽然在西方等发达国家已诞生百年,但当时在国内依然是一个新生事物,对于企业的覆盖面很小很小,适用的产品和条款还远远不够贴近市场和企业的需求,广大社会对于出口信用保险的认同感基本上谈不上,尤其是对于天津这块当时跨国公司出口业务占比高达六成半的并不肥沃的大地上,分公司领导带领广大员工不断 创新工作,相继总结制定出《营销和服务六步法》、《讲同行的故事》和《客户服务标准化手册》等众多新方案新方法,指导客户经理激发与满足企业的出口信用保险需求,努力实现“青石板上造良田”。为了全力扩大出口信用保险覆盖面,每一位分公司的干部员工都努力成为信保创新能手,依然记得2006年分公司就尝试推出了多产品组合营销和产业链供应链承保的“天钢模式”,融合了出口险、国内险和担保等多个产品;还创新运用特险承保天津钢管出口哈萨克斯坦的“技术诀窍”专利的服务贸易,当时流传着承保1本小册子,收汇400万美元的佳话;还有经过长达2年多的探索和推动,在总公司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分公司于2016年8月推出的“通过外综服企业出口eBay跨境电商海外仓业务承保新模式”,至今仍是公司服务跨境电商业务有效的模式之一。因此,可以自豪地说,创新已经牢牢地印在我们每个信保人的心中,也将成为推动公司新发展战略不断前进取得胜利的根本动力。
中国的信用保险是在改革开放后引入的,而信保公司更是伴随着中国加入WTO孕育而生,因此从成立之日起,开放就成了每一个信保人的标签和文化符号。作为最早实行扁平式管理的公司,相信第一代信保人都有着深刻的印象,并获益匪浅。当时,虽然未进入数字化时代,但信保人已经充分享受到“世界是平的”开放的成果,业务沟通无分总部与基层,经验分享无分分支机构内外,广大信保干部的眼光不但盯着世界同行先进步伐,而且总是从国内金融机构与知名企业吸取成长的营养与经验。正是有着开放的心态,保持开放的思维,吸收开放的成果,我们信保公司才能不断地超越世界前三大ECA机构的大山,大踏步地迈向成为负责任、可信赖、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信用风险管理机构。
回忆当初来信保的初心和使命,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除了出口信用保险作为一个可以为国家开放作贡献发挥作用更大的舞台外,更是一个可激发自己必须学习新知识增强新本领的阵地。入司后正式上岗之前短短的不到十天时间,我就将公司的基本文件、管理制度、产品条款和工作流程反反复复地进行研读学习,还重新拾起了国际贸易、国际结算、财务管理等相关专业书本,结合着公司的业务知识和企业的实际情况开展营销服务工作。这么多年,不管从事哪个岗位,我都首先将学习和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和管理水平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努力提高学习本领以达到岗位工作要求。实事求是地讲,这也是信保公司的初创、发展时期广大信保干部员工学习和工作的缩影,“学中干、干中学”是当时的标配。更可喜的是公司越来越重视信保员工的学习和教育,随着信保党校的设立,网络学院的开办,打造了越来越多的系统性教育阵地,让我们时刻可以扎上学习翱翔的翅膀,去克服前进道路上的本领恐慌。
作为一家负有政策性职能的金融机构,我们信保公司承担的职责和使命是光荣的,同时又是非常重大而又繁忙的。与国内其他任何一家类似金融机构相比,我们的干部员工人数是如此的“短小精悍”,又是如此的“奋力拼搏”,唯有如此,才能圆满完成国家交给我们的政治任务和光荣使命。记得入司时,我的工牌号为“662”,意味着公司当时全国只有600多人,而天津分公司才刚刚二十来个,更令我惊讶的是“竟然”负责着天津、河北、山西两省一市信用保险事业的耕耘,真可谓“津晋冀,走出去,天地宽”。所以,唯有团结与拼搏,才能发挥每个人的长处,成就信保公司二十年来的辉煌。多年来,每个处室就是一个先锋队,队员也许只有四五人甚至两三人,但只要吹响进攻的号角,大家团结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努力拼搏,奋勇争先,努力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任务;每名客户经理就像一面流动的红旗,有的独自驾车一路前行,有的乘长途汽车跋山涉水,有的骑自行车冒雨前行,有的不畏酷暑高歌步行,走遍祖国大地的山山水水,将出口信用保险这面大旗插遍国内十几万家企业。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过去的二十年,信保公司取得了光荣辉煌和令人瞩目的成就。如今,我们依然迈着青春的步伐走向新时代,向着数字化信步服务新发展格局大踏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