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意何须远方寻,我心安处有繁花——记信保十年感悟
发布时间:2021年11月09日 15:30
江苏分公司 陈聪颖
近些年,人们总爱说“生活不止眼前苟且,还有诗和远方”,仿佛人生被桎梏在眼前的鸡零狗碎之中,唯有远方才能寻得诗情画意。于是,有人留下一句“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便拂衣而去,行走天涯。眼前生活真的就没有诗意吗,曾经我也这样疑惑。幸而悠悠十载信保岁月,不仅陪伴我从鲜衣怒马到如今已过而立,也让我逐渐明白,诗意是千帆过尽的豁然开朗,是刻在灵魂深处的行走方式。诗意,不在“别处”,就在“此处”。
诗意,是日复一日的“切磋琢磨”
《诗经》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古人把美玉、象牙的雕琢过程,总结概括为“切磋琢磨”。质美之物,尚需切之磋之,琢之磨之,方能大放异彩,何况普通凡人。
2011年加入信保后,我成为一名客户经理。当最初的新鲜感逐渐消退后,不觉陷入做什么都是重复、干什么都不顺意的烦闷、抱怨之中,感觉每天碌碌无为,人生从此虚度。幸而,在一次员工谈心谈话中,办事处主任向我们讲述了一位信保客户经理的故事,点醒了浑噩之中的我。当我们习惯凡事先抱怨时,有这样一位客户经理,为了帮助客户争取一个限额,他埋头钻研,悉心研究买方,认真分析行业,最终向承保人交出了厚厚一沓研究报告。相比之下,对于产品、对于买方、对于行业,我都还知之甚少,便开始浮躁自负。我所谓的烦闷,不过是浅尝辄止的自我满足;所谓的抱怨,不过是不思进取的自我逃避。与其埋怨,不如花费心力雕琢自己,我暗暗下定决心。于是,我逐渐沉下心来,提升业务技能,学习业务知识,在工作中之余,发表了一些论文,收获了一些奖项。
回首信保十年,正是身边众多孜孜不倦、耕耘不辍的优秀信保人,让我不断汲取奋进的力量。他们或是精通业务,以专业赢得客户信任;他们或是精益求精,以敬业获得同事称赞;他们或是推陈出新,以创新推动公司发展。他们在日复一日地打磨锤炼中日臻完善,最终成长为“行家里手”,在各自岗位上熠熠生辉。
如此看来,诗意的人生,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境界的提升,将对外的要求转化为内在的自我提升,在切磋琢磨中,不断找寻生命的成长点,不断雕琢出“如圭如璧”的至美人生。
诗意,是平凡之中的“悠悠我心”
海德格尔说“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那么何为诗意地栖息呢?如果说诗是用文字传输能量,使带着同样能量的人产生共振,从而唤醒内心的“蠢蠢欲动”。那么,诗意栖息则是在平凡生活中,通过找寻内心共鸣,从而找到心之所往。
“履行政策性职能,服务高水平开放”是中国信保的初心使命,也是我们全体信保人的共同向往。信保十年,我亲身经历,或是亲眼所见,为了践行这份初心使命,众多信保同仁奋斗着、奉献着。他们为了推动一个项目,挑灯夜战,用“信保速度”践行客户承诺;他们为了送达一次服务,寒来暑往,用“信保温度”关怀企业成长;他们为了完善一个方案,反复推敲,用“信保态度”回馈每一份信任。
谁说这样的生活没有诗意呢?诗意在每一盏阑珊灯火下,在每一缕明媚阳光里,在项目获批那一刻的如释重负中,在那一声“辛苦了”的欣慰一笑时。正是对信保事业最本真的热爱,让我们在平凡繁琐之中体味到生活的诗意;正是那一份悠悠信保情怀,让我们平凡岗位上的一朝一夕都诗意盎然。
诗意,是心安之处的“灼灼其华”
海子的一句“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令所有人动容。人们向往“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诗意生活,却往往忽略了海子最先说的是“我有一所房子”。这所“房子”是诗人的心安之处,也是所有诗意生活的落脚点。
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而给予我们最大安全感,让我们的心有安歇去处的,正是为我们提供工作岗位的中国信保。中国信保自2001年成立,至今已走过了20载。在这20年里,中国信保实现了由小到大、由大到强的飞跃,如今已是全球最大ECA机构。在这20年里,我们一同应对金融危机、贸易摩擦,一同抗击新冠疫情,一同完成了840、2700、3600、4550等一个个艰巨任务。信保20年的辉煌历程,包含着众多信保人的光荣与梦想、辛勤与汗水。作为信保大家庭中的一员,我们拼搏了、奉献了,我们获得了物质的回报,也收获了精神的满足。
“大河有水小河满”。公司是我们发挥才能的舞台,是我们发展前景的依托。只有公司不断发展,才能更好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因此,入司十年,无论岗位如何变化,我始终铭记“饮水思源”。今后,我仍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更加珍惜岗位工作,强化责任担当,为公司高质量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未来,愿我们在信保的日子里,都能寻得诗意的人生,都能满载一船星辉,于心安之处,看那一树“灼灼其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