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险报》:中国信保迅速应对中东动荡
发布时间:2011年03月11日 15:56
3月11日,《中国保险报》刊发了中国信保迅速启动应急处理机制,全力支持企业维护海外权益、渡过难关的报道,以下是详细内容。
记者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了解到,中东地区局势近期持续动荡,对我国企业的海外利益构成严重威胁。对此,中国信保已迅速启动应急处理机制。
中东一些国家是我国工程承包企业的重要市场,随着近期动乱发生,中资企业在该地区的投资风险显著提高,出口收汇风险急剧上升。中国信保已迅速启动应急处理机制,针对中东局势的急剧恶化,全面评估已承保业务的风险水平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对相关出口企业也已发出预警信息。
中国信保表示,将多措并举,为企业提供服务和保障,全力支持企业维护海外权益、渡过难关。
一是开辟理赔绿色通道,按保险合同约定承担保险责任,尽最大努力为企业减少损失。一方面,对于已经出现风险损失并提出索赔的企业,中国信保通过启动快速理赔机制,简化工作流程,按保险合同约定承担信用保险责任,尽快补偿投保企业的损失,保障企业经营稳定;另一方面,中国信保及时指导被保险企业保持与买家的联系,加大应收账款催收力度,发现异动情况及时沟通信息,采取对策。此外,对于已经安排生产尚未出运货物的被保险企业,中国信保也将按照保险合同约定,认真履行保险责任义务,最大限度减少他们的损失。
二是及时提供风险预警和风险管理建议,对企业控制风险给予最大帮助。中国信保已对被保险企业开展一对一“全天候”风险实时跟踪服务,及时加大对中东国家政治和经济风险、行业波动风险、海外买家风险的跟踪监测,及时发现风险信号,为企业提供信用风险管理建议和相关服务;提示企业暂缓对中东一些局势剧烈动荡国家和地区的货物出运,建议企业针对已出运货物与当地买方保持密切联系,核查在相关国家的海外投资项目,随时掌握项目进展情况,加强跟踪管理,做好减损预案,尽早使企业走出危机的困扰。
三是制定针对性风险防范措施,在积极保障企业利益的同时,减少国家损失。自中东局势发生变化以来,中国信保加强针对重点国家的风险跟踪分析,密集出台相关国别风险情况通报,强化重点国家的风险管理措施。
据介绍,目前,中国信保在整个中东地区的中长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约为29.4亿美元,短期出口信用保险承保金额约为44.8亿美元,海外投资保险承保金额约为5.5亿美元,承保的出口业务主要涉及机械、电子、汽车、高新技术、纺织、钢材、农产品等,以及住房、电信、水泥厂等海外工程承包项目,承保的海外投资业务主要涉及采矿和制造行业。
专家提醒,企业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充分利用信用保险产品来规避海外风险。对于已投保业务出现风险异动的,在撤离人员的同时,企业应保存好相关单证,尽可能收集相关证据文件,以保证未来理赔工作的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