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信保“亲密接触”农业产业
发布时间:2014年03月26日 10:48
媒体名称: 金融时报
记 者:张兰
版面/版位: 保险周刊
刊发时间: 2014年3月26日
近年来,我国农产品出口不断增长,走出国门开展农业投资项目的企业不断增多。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山东一家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与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的关系可谓是“日益亲密”。
“我们公司从2010年开始投保出口信用保险,在中国信保的帮助下设立了合同审查和风险控制专岗,根据中国信保批复的信用期限及时催收应收账款,逐步搭建了完整的企业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山东这家农业企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投保三年来,该企业利用中国信保的资信调查与评估服务筛选优质客户,成功开拓了俄罗斯和中东市场,公司赊销结算业务占其出口额的比重也从投保初期的10%上升至2013年的60%。在政策性信用保险的支持下,公司的坏账率和出险案件数量都得到了有效控制,大蒜等农副产品出口量已经连续稳居当地第一。
据了解,作为国家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险机构,中国信保一直将农产品出口和农业“走出去”作为承保支持的重点。仅2013年,中国信保对农产品出口的承保规模就达到116.5亿美元,同比增长24%;对农产品一般贸易出口的渗透率达到17.3%;向农产品出口企业支付赔款4150余万美元;累计承保海外种植园、农业经济合作区等农业海外投资项目20余个,累计承保金额近30亿美元。
“今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强调要加快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粮棉油等大型企业;支持到境外特别是与周边国家开展互利共赢的农业生产和进出口合作;鼓励金融机构积极创新为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走出去"服务的金融品种和方式。”据中国信保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为了落实好中央1号文件的各项要求,中国信保今年继续加大了对我国农产品国际贸易和农业走出去的服务力度,并针对不同企业群体的风险管理需求量身订制了更加有效的支持措施。
值得关注的是,在为大型农业龙头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的同时,中国信保还投入了巨大精力服务中小微农产品出口企业。据了解,中国信保以中小企业保单、小微企业信保易产品为主,通过买方资信调查、快速理赔、信用保险项下融资支持等多项举措,支持企业开展信用交易,大胆开拓海外市场。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中国信保共向辽宁、上海等七省市的十余家农产品出口企业支付赔款95万美元,其中单笔最高赔偿金额为42.5万美元,金额最小的一笔赔款只有4000余美元。
“这组数据基本折射了当前我国农产品出口的现状,即农业产业链的上游以小农户生产模式为主,中下游以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为主体,经营规模普遍偏小,企业自身抗风险能力弱。”中国信保上述负责人告诉记者,针对多数农产品出口企业规模小、融资难、利润薄的特点,中国信保积极鼓励企业采用付款交单、赊销等信用结算方式,进一步加大对30天至180天长账期出口的信用销售支持力度,同时加强与银行的合作,积极利用中小企业保险、小微企业信保易等产品帮助中小微出口企业获得无需抵押质押的低息银行贷款。
中国信保上述负责人同时强调,中国信保将对深加工农产品出口企业、培育农产品出口品牌的企业以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在授信额度和赔付比例上给予更多支持,利用综合保险产品帮助出口企业获得银行信贷支持,扶持有潜力的农产品出口企业做大做强。